
帕運分級看這裡
一次看懂7個種類
分級方式
帕拉田徑
參賽選手:F12級 | 女子標槍 劉雅婷
帕拉田徑比賽項目,除了輪椅競速和擲棒兩項,是帕拉田徑特有的,其他項目與一般奧運幾乎相同。分級方面,帕運田徑的英文T和F分別代表「徑賽」和「田賽」;後面兩個數字,第一個代表「類型」,包括視力、智能及5種肢體障礙,第二個數字則是「障礙程度」這個數字越高,代表障礙程度越低。我國田徑好手劉雅婷所參加的級別是F12,F代表是田賽、1是視覺障礙2則是程度。
帕拉羽球
參賽選手:
WH1級 | 女子單打、雙打 胡光秋
WH2級 | 女子單打、雙打 楊伊宸
SU5級 | 男子單打 方振宇
SH6級 | 女子單打 蔡奕琳
羽球變成帕運正式項目,各國也開始積極培養年輕選手,目前帕拉羽球分級分為輪椅與站立組,再依照損傷程度有不同等級。
帕拉柔道與其他項目最大的不同,主要參加者都是視力障礙的運動員,根據IBSA國際視障者運動協會分級制度,主要分為J1與J2兩類。柔道裝方面,J1選手背後會有紅色的圈圈,若同時有聽力障礙的運動員,則會有黃色的圈圈作為識別。
另外在比賽規則方面也有些不同,例如比賽區邊緣會依照不同情況而判別是否給予處罰,判決方面,得分和處罰的手勢與信號,裁判都會用碰觸方式或在手掌上寫字讓選手知道狀況。
參賽選手:J2級 | 73公斤級 張少豪
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健力比賽,與其他項目相比,只有1個分級,主要是肢體障礙的運動員,智能及視覺障礙運動員不能參與。按照運動員體重分為10級,並以仰臥推舉作為健力姿勢,每位運動員都有3次試舉機會。
參賽選手:女子 -86公斤級 林資惠
帕運桌球規則中,除某些級別發球方式有不同規範,桌球尺寸方面,輪椅組的球桌桌腿往內移,防止選手碰撞到球桌,其他規則與計分與奧運相同,採五局三勝制,每局 11分。
參賽選手:
TT5級 | 男子單打 程銘志
TT10級 | 女子單打、雙打 林姿妤
TT10級 | 女子單打、雙打 田曉雯
TT11級 | 男子單打 陳柏諺
帕拉射箭
參賽選手:公開級 | 反曲弓男子個人 曾隆煇
帕拉射箭按照運動員身體損傷程度,分為輪椅組W1、W2以及站立組ST三個級別,數字越大,損傷程度越小。不過比賽時,只區分W1與公開組,W2和ST都屬於公開組,公開組又為分反曲弓與複合弓2個項目,W1則是兩種弓都可以使用
帕拉跆拳道
參賽選手:K44級 | 男子 -58公斤 蕭翔文
在2020東京帕林匹克運動會,帕拉跆拳道才開始被列入正式項目,為配合帕拉選手特殊性,比賽踢法與規則也有些不同。目前帕拉跆拳道的分級主要為K44及K43兩種,不過因K43人數較少,因此帕運只有K44單一項目。
數字看帕運
7種運動種類 / 13席參賽資格
我國選手共取得7種運動種類13席參賽資格,包括桌球4席、羽球4席、射箭1席、跆拳道1席、田徑1席、健力1席及柔道1席,總共11席資格透過世界排名、指定資格賽或參賽A標取得,另2席則透過外卡申請
7位女性運動員 / 6位男性運動員
7位女性運動員,包含羽球胡光秋、楊伊宸、蔡奕琳,桌球林姿妤、田曉雯以及田徑劉雅婷、健力林資惠。6位男性運動員則是有羽球方振宇、桌球程銘志、陳柏諺,跆拳道蕭翔文、射箭曾隆煇以及柔道張少豪。
最年輕17歲陳柏諺/最年長65曾隆煇
最年輕的選手是就讀新北市立海山高級中學,並在2022杭州亞帕運一舉奪下TT11級男子單打金牌的17歲桌球新秀陳柏諺,最資深的則是為我國奪下2008年北京及2012年倫敦帕運男子個人反曲弓銅牌的65歲老將曾隆煇。
帕運賽程為期12天
巴黎帕運與2020東京帕運相同,舉辦22個運動種類,計549項競賽項目與549面金牌。
22個種類
舉辦22個運動種類,包含田徑、游泳、健力、射擊、射箭、桌球、柔道、輪椅網球、地板滾球、輪椅籃球、鐵人三項、坐式排球、自由車(含公路自由車、場地自由車)、輪椅擊劍、羽球、輕艇、輪椅橄欖球、馬術 、五人制足球、盲人門球、划船、跆拳道等。
4,400人參賽
預計男性運動員2,201人,女性運動員1,860人,Gender-free (不限定性別)339人,4,400人參賽。